> 文章列表 > “重来二月天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重来二月天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重来二月天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重来二月天”出自宋代虞俦的《道场山劝农》。

“重来二月天”全诗

《道场山劝农》

宋代 虞俦

粤在千峰顶,重来二月天。

雨红晴尚湿,波碧远相连。

旌旆行云里,楼台落照边。

一犁农事起,胡不早归田。

《道场山劝农》虞俦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诗词:《道场山劝农》

中文译文:

粤在千峰顶,

重来二月天。

雨红晴尚湿,

波碧远相连。

旌旆行云里,

楼台落照边。

一犁农事起,

胡不早归田。

诗意和赏析:

这首诗是宋代虞俦所作的《道场山劝农》。诗中描绘了一个山间的景色,以及对农民进行劝勉的情景。

诗人以粤(指广东)在千峰顶的地方作为背景,表明这是一个山高水长的地方。诗人在二月天重返此地,意味着春天的到来,春雨刚过,天空依然湿润。雨水使得一切变得红润,晴天的阳光映照下,波浪在远处连绵起伏。

旌旆在行云之中,楼台在夕阳下显得苍凉。这里描绘了一幅繁忙的场景,或许是一支队伍在行进,或许是一座宏伟的建筑物在暮色中显现。这种景象与农田相映成趣,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
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劝勉。一犁农事起,意味着农民们开始耕种田地,开展农作业。诗人以\"胡不早归田\"的形式劝告农民们早点回到农田,开展耕作,为丰收做准备。

整首诗通过对山间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农民的劝勉,展示了诗人对农田的重视和对农民劳作的敬意。诗中融入了自然景观和社会关怀,通过富有画面感的描写,使读者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和农田的生机。